一文了解硅谷银行破产始末|乌托邦周报 #10
硅谷银行,怎么说破产就破产了?
上周之前可能还没什么人知道的硅谷银行,一夜之间就因破产而火遍全网了;不仅在 Twitter 上闹得满城风雨,就连国内的营销号上都沸沸扬扬。热闹暂且放一边,本文就来聊聊硅谷银行事件的来龙去脉。
本文要点:
硅谷银行破产事件始末
刨根问底深究破产原因
破产的后续影响
故事始末
如果说你不知道硅谷银行(Silicon Valley Bank),没什么好奇怪的。因为就总资产而言,硅谷银行在全美排行 16。这个排名相当于中国的广发银行;如果看资产规模,硅谷银行则介于南京银行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之间。总而言之并不大,你不知道它,不是你的过错,而是它的问题。
但就这么一家小银行,能吸引这么多媒体的目光,自然是有些过人之处。根据官网,这家银行的过人之处便是,几乎一半的 VC 投资的科技和生命科学公司,都是它的客户;除此之外,2022 年所有上市的 VC 投资的科技和生命科学公司中,接近一半(44%)都是它的客户。(当然,Silvergate 银行前脚的破产也是送硅谷银行上热搜的神助攻。)
从这里我们可以总结出一点,那就是这家有 40 年历史的银行,和硅谷的初创企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。这也意味着,这些初创企业兴盛,那来它家的存款就越多,所谓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,生死相依。也就是这点,为后面硅谷银行遭遇挤兑而破产,埋下了伏笔。
银行破产最常见的直接原因,就是挤兑。所谓挤兑,就是储户担心银行破产,而争相取钱的现象。谈挤兑而色变,自古以来银行都是如此。
近几年发生的最有名的银行挤兑之一,就是欧债危机时的希腊银行挤兑。为了避免银行破产,希腊银行不得不限制,每人每日提款额度为 60 欧元(折合人民币 500 元)。
讽刺的是,这种措施往往会进一步打击储户对银行的信心,认为银行心虚谁都不想当最后的接盘侠,于是挤兑现象进一步恶化,最终导致银行被掏空,资不抵债,不得不破产倒闭,即便银行本身业务最初并没有什么问题。
硅谷银行的暴雷也不例外,也是挤兑惹的祸。
2019 至 2021 年,VC 大行其道,硅谷银行也乘势大拉存款,短短 3 年存款量翻了 3 倍。然而在 2021 年的巅峰之后,VC 初创企业大受打击,2022 年一落千丈,到今年也没缓过劲来,硅谷银行的存款量也随之坠落。
存款缩水有 2 个主要原因:
美联储从 2022 年年初开始持续加息,导致 VC 初创企业面临融资和估值双重打击,手头的现金捉襟见肘;
外面更高的利率也吸引储户们把钱取出来,去寻找回报更高的渠道。
眼瞅着硅谷银行的存款量江河日下,而且今年年初还宣布想股权融资,一下子大家就慌了,心想这货是不是没钱了,赶紧取钱。于是,光 3月 9 日一天,储户们就取走了 4 分之一的存款,直接把硅谷银行给干趴了。
故事就这么简单,但又远不止如此。往下深挖一层,我们又会看到不一样的图景。
刨根问底
首先,为什么存进银行的钱,会取不出来?
要回答这个问题,就得首先聊聊银行的商业模式,即银行是怎么赚钱的。
很显然,把你的存款放在金库里,啥事儿不干,还给你利息,银行这么做会倒贴钱,绝对不可能。所以银行会想方设法,把存款投到能产生更高回报(高于给你的利息)的地方去,比如给其他人放贷,或者做证券投资。
因为银行最终还是要连本带息把钱还你的,所以大概率会找一些回报相对有保障、不会亏损的投资渠道。但即便如此,依然有一种风险没法避免,那就是投出去的钱,还没收回来,你就来取钱了。这就是所谓的“期限错配”,即投出去的钱往往需要更长时间收回,但储户这边说是风就是雨,说要取钱就马上要。
这种情况虽然棘手,但也不是不能应对。你要取钱的时候,银行变卖一些投资,再把钱给你,不就好了嘛。着急变卖就可能意味着银行要承担一定的亏损,但这还不是关键点,关键点是,银行投出去的钱,比拉进来的存款,要多好多倍(比如 10 倍),这就是所谓的“部分准备金制度”。
部分准备金制度的起源是,银行发现,很多客户存了钱(当时主要是黄金)很少取,因为用纸钞可比用金条方便又安全多了;于是,银行想了个发财的点子,那就是加杠杆。银行可以贷出去更多的纸钞,只要拿纸钞来兑金条的人不多,就能赚更多的钱。但由于逐利、短视和贪婪,这个点子导致历史上很多银行步子迈得太大,破产倒闭。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央行出现了。央行说,大家聚一聚,为了防止挤兑发生,大家都把金条放我这儿;如果哪家客户来兑换金条多了,自家金库里金条不够了,可以互通有无,避免取不出来钱的情况发生。后来,央行又陆续增加了存款准备金率的要求,以及对银行手头流动资产的要求(比如优质流动性资产价值要高于历史上 30 天内的平均现金净流出)等等等等。
即便如此,这些措施也都只是缓解问题,并不能根治“期限错配 + 部分准备金制度”带来的问题,因为这是银行目前商业模式的固有风险。
在硅谷银行的案例中,由于硅谷银行拿储户的钱,投资了大量房贷抵押证券和美国 10 年期国债,储户取钱没问题,但要硅谷银行变现,而因为高利率环境现在浮亏巨大,变现就意味着认亏认怂,浮亏变成实际亏损,本来 10 年后稳稳到手的收益,转盈为亏。
其次,硅谷银行有没有考虑过这一风险?
换句话说,现在暴了雷,是蠢(低估了风险)还是坏(就是赌)?
答案是都有。
疫情阶段美国印钞大放水,直逼零利率,就是钱太多了,这种环境是很利于科技公司这种成长型企业,还是之前提到的那 2 点原因:
融资成本很低,不愁没钱,利于公司扩张;
一般认为成长型企业的现金流头轻脚重(前期烧钱后面起飞),按照现金流折现估值,利率降低对成长型企业估值带来的提升,要高于价值型企业(现金流前后稳定)。(纯数学推论。)
当时市场普遍预估,低利率会成为常态,没曾想美联储 2022 年会坚定加息。即便加息,可能也像 2018 年那样,没太大影响。结果 2022 年年初刚加息 25 个基点(0.25%),房贷利率就起飞了 120 个基点(1.25%)——这种意料之外的政策掉头让市场产生了应激反应。
很不幸,故事的主角硅谷银行恰好就在 2021 年大举买房贷抵押证券和美国 10 年期国债(为了高一点的利息),但随着后面美联储不断加息,账上资产的名义价格不断下跌,可以说是买在了山顶上。
硅谷银行低估了资产风险,但这种风险低估在当时是普遍的。
除了资产端风险低估之外,负债端(储户侧)风险也是被低估的,但这个怪不了别人了。硅谷银行引以为傲的初创客户背景,意味着其客户群体过于集中,很容易出现系统性问题。这点和其他银行一对比就非常明显了(见下图 SIVB)。
那硅谷银行就只是因为傻白甜而掉坑里吗?也不全是。
潜在的利率风险,硅谷银行是有手段对冲掉的,这手段就是隔夜利率互换(OIS,Overnight Index Swap)。所谓利率互换,就是 A、B 两个人,A 认定以后市场利率要涨,想锁定一个固定的利率,B 认定以后市场利率要跌,跌到比 A 愿意付出的固定利率要低;于是他俩规定一个本金(比如 ¥100),A 按固定利率算利息付给 B,B 按市场利率算利息付给 A,双方都认为自己赚了,协议达成。
硅谷银行肯定专业,不会不知道这一对冲工具。事实上,在年报中,他们还专门介绍过它。
知道但是怎么样呢?它就是不用。为什么不用呢?硅谷银行说,这些证券都是要拿到到期的(Held-to-Maturity),稳赚不赔,市场上的小风小浪无需顾虑。这不是怀着侥幸心理投机,就是置期限错配风险于不顾。
另外,很自然的一个问题是,之前没人发现吗?监管部门哪儿去了?
发现的人是有的,但是凤毛麟角,比如 Twitter 一月份的这个帖子。
为什么监管部门没发现呢?主要是因为硅谷银行做了 2 点:
把大量证券划归为 HTM,市场公允价值的变化不会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总计中体现;
资产规模紧贴 2,500 亿美元,但就是不到,监管部门对这类小银行的要求要宽松很多。
做账,避开监管雷达,游说提高监管门槛,以及高管提前减持大量股票,这些行为放在一起,很难说这一切是毫无预谋的。
破产的余波
无论如何,硅谷银行赌赢了。
为稳定储户信心,政府不得不选择出面纾困。作为(部分)银行背后的存款保险机构,FDIC 拿到财政部的贷款,保障全部刚性兑付,而不只是对每个储户 25 万美元保额封顶。
大言不惭的是,美国财政部、美联储、FDIC 在联合声明中,声称这次救助不会由纳税人买单。
事实是:
FDIC 自身资金相当有限,兜不了几个篓子。
持续走高的利率,让 FDIC 自身也蒙受了国债带来的亏损。
财政部借给 FDIC 的钱,最终不也要纳税人买单吗?财政部欠了一屁股债,就连财政部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最终能还钱,今年年初 1 月底还发了份自省的报告,叫《Unsustainable Fiscal Path》。如今,公共债务占 GDP 的比重距离二战后的历史最高点(106%)仅有几个百分点了。最终怎么办?还得是踢皮球(kick the can down the road),以后再解决;不管是申请调高预算上限,还是联合美联储放水,最终都将会通过通胀这种“隐形税”,施加到民众身上。
市场不相信这事儿会这么过去,认为美联储在今年会政策转向(所谓 Pivot)。原本美联储主席 JPow ”Higher for Longer“(加更久更高的息)吓得 Fed Funds 期货不断走高,硅谷银行事件一出就掉头向下了。
虽然在硅谷银行有存款的科技圈公司们都安然无恙,包括 USDC 脱钩也只是虚惊一场,但是这种完全兜底的政策,将在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(GFC)后,再一次刷新金融机构的道德底线,道德风险(Moral hazard)将会更高,有政府保命有恃无恐。
会引发系统性风险吗?不会,至少只会是局部的。2008 年的教训之后,政府对银行的监管要求更为审慎严苛,从整体看,银行整体的流动性资产是有富余的,比如在美联储的存款准备金高居不下,弹药充足,苦于没有好的投资项目,而非是没有存款;
但是小银行就未必能行了,存款减少压力和投资回报压力双重夹击,硅谷银行只是其中一例。从股价和储户的挤兑现象看,小银行(尤其是对房地产证券有较高敞口的)预计会洗牌一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