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ChatGPT+”时代的产品范式|乌托邦周报 #9
ChatGPT 热点下的冷思考:数字化产品的“终局之战”是否已经到来?
本文要点:
GPT 的能力矩阵
GPT 与产品整合的思路
GPT 与更广泛的未来
GPT 的能力矩阵
从非技术角度出发,GPT 的能力笔者大致抽象为 3 类:
理解和表达能力
GPT 能通过自然语言进行输入、输出,即懂人话、说人话。
由于对话(或多轮对话)在空间上信息密度不高,而且在时间上具有排他性,GPT 在对效率有绝对追求的场景下,一般并不具有优势;但是,在对操作效率要求不高的场景下,GPT 能给用户带来很大的体验收益。
归纳能力
上面谈到 GPT 不适合效率要求高的场景,但信息聚合场景是个例外,使用 GPT 可能反而比传统界面操作效率更高。
这本质上依然是机器学习模式识别能力的一个延展——通过大量消化数据,找出主要特征,从而将文本的核心含义萃取出来。
演绎能力
GPT 能基于训练数据和嘈杂的上下文,照猫画虎,推理演绎,并给出建议。
传统的规则硬编码方式,虽然能保证准确,但要达到同样的效果,编码起来成本很高,而且规则难以覆盖全——输入稍微有所变化,规则就匹配不到了。
作为机器学习模型中的数据集与参数量级怪兽,GPT 有常识、逻辑与想象力,能完成 zero-shot、one-shot 或 few-shot 的任务。在允许牺牲一定的准确性的前提下,GPT 能轻松达到理想效果。(这种概率化思维也是机器学习或者所谓 Software 2.0 的共同特征。)
因此,针对对准确性要求不高的场景,GPT 能给用户带来很大便利,并且是一种实现起来性价比很高的方式。
GPT 与产品整合的思路
市面上集成 GPT 的工具,拆开揉碎了看,包含 3 个关键要素:
体验:产品层面,AI 如何与实际工作自然、无缝结合, 让技术“消失”。(必要)
Prompt:如何引导 GPT 模型,让它按用户想要的方式输出内容。(必要)
微调:比 Prompt Engineering 更深一层,即如何在训练数据层面,调教 GPT 模型,让它的输出契合整个应用场景(如写文章 vs. 写代码)。(可选)
下面摘录了一些集成 GPT 的产品案例,按技术的“消失”程度与应用深度从低到高排序。
WebChatGPT:提升 ChatGPT 知识的时效性
ChatGPT 的一个限制是,其知识储备截止到 2021 年,新的内容它不知晓(包括当下的时间)。
WebChatGPT 作为 Chrome 上的一个 ChatGPT 增强插件,从 Prompt Engineering 的思路出发,巧妙地集成了搜索引擎,将用户问题在搜索引擎上的结果,作为背景知识喂给 ChatGPT,从而在现有约束下,在一定程度上,解决了 ChatGPT 知识储备时效性不强的问题。
ChatPDF:与书籍进行自然语言交流
ChatGPT 的一个限制是输入信息的空间,即输入的 Prompt 最多 4096 个词。如果背景信息太长,就只能定制模型。(更新:GPT-4 已支持到 32,000 词。)
ChatPDF 这个工具的一个创新之处在于,类似于推荐中的召回、粗排、精拍思路,它预筛选 PDF 中与用户问题有关的段落,缩小范围,再喂给 ChatGPT,从而在不改变 Prompt 长度约束的前提下,优雅地解决了问题。
(但如果问题比较宏观,需要阅读完全篇才能回答,ChatPDF 依然无能为力。)
Intercom Fin:智能客服
基于 GPT-4,根据帮助文档内容,有理有据地回答用户问题。
Notion AI:文字起稿、润色,总结、翻译
作为一款主打笔记功能的应用,Notion 基于 GPT-3,提供了一系列写稿和效率工具。
Copy.ai:文字起稿
相比 Notion AI,Copy.ai 的起稿更为渐进式,从提纲到内容逐步确认、细化。(类似的产品还有 Jasper。)
Tome:PPT 起稿、润色
Tome 同时集成了 GPT-3 和 DALL•E,应用于 PPT 这一图文领域,提供了一键生成 PPT 框架和后期智能调整的工具。
Viable:自动生成用户反馈分析报告
根据用户特征与反馈,生成图文并貌、有理有据的报告。报告不仅包含对现状的总结与研判,还囊括对未来的预测。Viable 能在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文本自由转换,属于多模态 AI 应用的集大成者,将传统繁琐、复杂的分析工作内化,只给用户透出极致的简单体验。
GPT 与更广泛的未来
随着 ChatGPT 的问世,视频、图像、文字生产的彻底平民化已经是板上钉钉,内容的未来可能出现这样的局面:
内容生产工具革新,催生更多高质量内容,思想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,熟练使用工具越发不再是一种门槛;
内容生产的一部分甚至不再需要人工参与,人与机器在内容生产上形成分工;
当高质量内容越来越多,甚至开始内卷,但人的注意力已经没有任何富余的时候,注意力的利用效率只能被进一步压榨,比如用 AI 助手来作为中间层,打破藩篱,从各种网络渠道,采集、聚合、二次加工用户想要的内容;
内容生产彻底不再是瓶颈后,内容源的专属性也将成为更有价值的维度,高价值的私域内容(如中国一手经济数据)将相对而言显得更为稀缺,如何储备私域内容或者将私域内容在公域中有效、长效变现将是一个重要课题;
内容真假难辨,溯源防伪重要性突显,机器对抗能缓解但无法更彻底地解决假信息满天飞的问题,因此签名将被更广泛地应用,并且签名粒度将从如今的社会实体、网站粒度,下钻到内容粒度,征信体系也将成为与内容生产、传播密不可分的配套设施。
相应地,对数字化产品而言,未来可能是这样:
产品拥有了真正人性化的人机交互范式;
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之间的边界开始模糊;
数字化产品生产的门槛降低,人人都可以创造数字化产品,思想而非工具更重要;
除了基础领域需要绝对准确可预测的 Software 1.0 外,其他领域将在很大程度上,被牺牲一定精确性,但体验更傻瓜、能力更泛化、生产更简单的 Software 2.0 取代,并且 Software 2.0 与 1.0 之间能自由交互(目前还有距离);
开发大众化后可能日子不会好过,产品经理也好不到哪里去,虽然还会继续存在,但可能不会有这个专门的名号或人群界定了,而且卷他们的可能不光是同事,还会是 AI。